經常有人和我說,不想在客廳搞一套傻大黑粗的專業級家庭影院音箱,那種音箱聲音固然好,但是不夠美觀,施工也很復雜,而且精裝房很難再拆改布線聲學處理了。

  

 

  那么對聲音效果要求不高的情況下,有沒有辦法輕松組建一套簡潔、美觀的環繞聲客廳影院系統呢?

  恰逢最近編輯部收到了一套飛利浦B8967真環繞全景聲回音壁,我們來看看它到底能不能擔得起客廳影院音響系統的重任。

  

 

  提到飛利浦,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剃須刀,但其實飛利浦是一家非常龐大的消費電子公司,尤其在音頻技術上的研發實力超強。

  都說一流公司做標準,二流公司做技術,三流公司做生產,飛利浦就屬于那個定制標準的。在影音設備上非常常見的光纖S/PDIF接口,全稱是“Sony/Philips Digital Interconnect Format”,飛利浦正是這個接口協議的制定者之一。

  還有當紅的HDR顯示技術,包括HDR10+、杜比視界等,都是SMPT ST 2094標準里的子集。飛利浦也有自己的HDR標準,而且可以與HDR10+、杜比視界等互相轉換。

  

 

  在我的印象里,回音壁就是一個條形音箱,幾只喇叭和功放都集成進去,靠房間反射制造出一點包圍感,比平板電視自帶的喇叭強不了多少,聲音單薄,低音空虛,環繞聲基本談不上。

  顯然我對回音壁這種產品的認知還停留在幾年前,在試用了飛利浦B8967以后我才發現,新一代的回音壁(或者叫聲吧、soundbar)已經不僅僅是靠“回音”制造包圍感了,早已進化到真實的環繞聲音響系統——配有專用的無線低音炮,專用的無線環繞音箱,通過杜比官方認證的反射模式實現5.1.2全景聲效果。

  

 

  一、開箱

  沒想到,一個回音壁居然也挺重,一大箱子東西重量達到了19公斤,顯然很有料。飛利浦B8967回音壁套裝是由4只物理音箱組成的5.1.2全景聲系統,最大功率可以達到780瓦,額定輸出(RMS)功率390瓦(10% THD)。

  金屬灰色的外觀,整個系統都屬于簡潔現代風。前面是一個長條形的soundbar,側面看是菱形設計,里面隱藏了左、中、右前置聲道2分頻喇叭以及兩個反射式頂置聲道的全頻喇叭。

  

 

  條形音箱寬度112厘米,高度6.4厘米,深度則是11.3厘米,從50-100寸之間的大屏幕電視基本都可以適配,看起來不會很突兀,特別是配合飛利浦自家同樣支持杜比視界的75寸8696環景光電視,相得益彰。

  

 

  飛利浦8696的“環景光”確實很酷,特別是觀看電影時,隨著劇情變化的光暈可以說把氛圍感拉滿了。

  

 

  

 

  前面的條形音箱最簡單的安裝方式就是放電視柜上,但是沒有電視柜怎么辦呢?壁掛安裝也可以。

  

 

  

 

  細節做工沒毛病,現在很多回音壁都是用透聲布包裹裝飾的,弄臟了很難清理,飛利浦B8967這種金屬+塑料外殼可以避免這種問題,就是不知道用久了會不會掉漆。

  

 

  (反射式全景聲頂置聲道2.5英寸全頻單元)

  條形音箱中間位置隱藏著點陣顯示器和指示燈,可以顯示輸入通道、聲音模式和音量等調節數值,設計很巧妙。

  

 

  

 

  條形音箱最右側是五個常用功能按鈕,觸摸按鍵設計很帶感,簡單的功能都可以在上面實現。

  

 

  條形音箱后面印著兼容的幾種技術,最新的杜比視界,杜比全景聲,還有wifi網絡下的蘋果AirPlay2,5.0版藍牙連接(HDMI還用說?)

  

 

  類似AV接收機,后面有一排HDMI接口,2進1出,其中的OUT接口還支持eARC。旁邊是一個WPS功能按鈕,可以一鍵連接WiFi(需要路由器支持)。

  

 

  

 

  另外還有光纖S/PDIF接口(現在應該很少用到了)、AUX接口(可以用3.5mm的音頻線連接)和USB2.0接口(可用于直接播放U盤里的MP3/WAV/FLAC無損格式音樂,另外后期固件升級也會用到)。

  

 

  與早些年那些回音壁最大的區別,就是飛利浦B8967回音壁附帶了兩個物理無線環繞音箱,不再完全依賴房間反射實現環繞聲效果,而是可以像傳統多聲道家庭影院一樣,實現真實、準確的環繞聲包圍感和聲像定位,不再受“皇帝位”的限制。

  與前面的條形音箱一樣,都是金屬灰色系塑料箱體外殼搭配微孔金屬網罩。尺寸9x 13.4 x 10.8厘米,拿在手上很小巧。當然這種無線環繞音箱一般功率都不會很大,大概幾十瓦這樣。

  

 

  無線環繞音箱是主副箱模式,注意它是區分左右聲道的,不要用錯位置。左環繞音箱內置無線模塊和功放模塊,需要外接電源線,有一條蓮花頭音頻信號線用于連接右環繞音箱。

  

 

  

 

  

 

  環繞音箱一般開機就自動連接上了(如果沒連上,長按PAIR按鈕5秒重新連接試試)。

  

 

  附贈的信號線4米左右,普通客廳環境基本夠用了。

  之前我也用過無線的家庭影院音響套裝,但是大部分都信號不太穩定,容易受干擾,還經常斷線,偶爾有電流聲等,飛利浦B8967的環繞音箱和低音炮一樣,都是通過wifi 2.4Ghz無線音頻傳輸通道與主機相連的,試用了將近半個月,沒有發現類似的問題,連接很穩定。

  環繞音箱背面可以安裝配套的壁掛架,不過這個架子為了留出插頭的空間做得很深,其實完全可以用鳳凰插之類的,讓音箱貼近墻壁顯得更薄。

  

 

  

 

  音箱底部有橡膠腳墊,可以把環繞音箱放沙發兩側的茶幾或者落地架子上。

  

 

  飛利浦B8967的低音炮也是與前面的條形音箱無線連接的,開機后自動配對連接,不用時候自動待機。8寸低音單元,倒相設計(風管在屁股后面,注意離墻擺放距離不要低于10公分),驅動功率180瓦,重量8.3千克,這個配置對于一款進階款回音壁來說,已經相當不錯了。

  

 

  喇叭單元在低音炮的側面,黑色透聲布飾面。

  

 

  大家都知道,房間模式對低頻會產生強烈的干擾,說白了就是駐波,而通過低音炮的合理擺位,就有可能避開強駐波,降低低頻失真。這時候無線低音炮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,只要電源插座留得多,擺位就非常靈活,更有可能獲得最佳的超低音效果。

  

 

  二、技術解析

  聲音方面,飛利浦B8967內置了數字DSP處理芯片,配合獨家的Amibsound回音環繞技術,支持5種EQ模式,可以根據內容和場景,以及個人喜好來選擇不同的音效模式,看電影、聽音樂、玩游戲、看體育比賽都能找到專門優化的對應音效。按遙控器上“EQ”鍵就可以切換了,條形音箱上會有相應的模式顯示。

  

 

  目前大部分網絡視頻都是壓縮過的2聲道音頻,可以通過飛利浦B8967內置處理器實現上混功能,提升空間感和包圍感。設置很簡單,按遙控器設置按鈕,選擇UPMIX模式就行了。

  

 

  另外如果感覺人聲不夠強,或者環繞聲音小(環繞音箱安裝位置比較遠),或者低音不夠猛,也都可以根據個人聽感對每個聲道進行電平調整和校正。

  在視頻方面,飛利浦B8967幾乎支持所有的4K HDR標準,包括杜比視界、HDR10、HDR10+和HLG,如果你使用了性能比較強的播放機和電視機,它也不會在這方面拖后腿。

  

 

  HDR包含了杜比視界/HLG/HDR10/HDR10+(支持動態元數據),簡單來說HDR(High-Dynamic Range)就是一種提高影像亮度和對比度的處理技術,它可以將每個暗部的細節變亮,暗的地方更暗,豐富更多細節色彩,讓電影,圖片都能呈現出極佳的效果。讓你在觀影時更接近真實環境中的視覺感受,這就是HDR存在的意義。

  

 

  這里需要說一下,電視機連接飛利浦B8967的方式。大體上可以參考之前分享的帖子《ARC功能怎么用?電視連接家庭影院功放教程》。

  以飛利浦8696環景光電視為例,電視機HDMI IN(ARC)接口通過HDMI線連接飛利浦B8967的HDMI OUT(ARC)接口,音頻輸出設置選擇“HDMI音響系統”。

  

 

  還需要進入聲音設置-高級-數字輸出格式,選擇“多聲道(旁路)”,相當于藍光機的源碼輸出,才能體驗到最佳的環繞聲效果。

  

 

  連接成功后,可以在信號源設置里看到對應的信息顯示,比如我連接的是電視機HDMI3號通道,上門就會有“Audio System”字樣。

  

 

  

 

  三、客觀測試

  測試環境:4*4m開放式客廳(左側餐廳,右側陽臺)。

  測試工具:XTZ Room Analyzer II Pro,SYSTUNE,SURFACE PRO。

  不同聽音環境,房間布局,音箱擺放位置(特別是低音炮)都會直接影響聽音效果,測量結果僅供參考。

  

 

  重點測試了影院模式,從近場測量結果來看,整體頻響趨于一致,沒什么大問題,超低頻部分線接平滑,低頻下限可以延伸到35hz左右,集中能量用在35-60hz,用最小的功率輸出獲得最大的低頻打擊力,3.5khz附近有些下滑,可能是分頻點,6khz以上略微上揚,聽起來高頻會偏亮一些。

  其中,中置聲道略微有些差異,100-500hz頻段大概有3db左右的加強,可能是為了提升人聲對白的厚實度。

  

 

  (近場測試)

  沙發位測試,360hz有一些凹陷,主要是沙發與soundbar之間地面一次反射點的反相干涉導致的,鋪一塊地毯可以改善,中高頻部分沒毛病。

  

 

  (沙發位測試)

  四、主觀聽感

  

 

  試了幾部好萊塢大片,包括《碟中諜》、《銀河護衛隊》、《MAD MAX 4》、《007幽靈黨》等,飛利浦B8967 soundbar配合兩只物理環繞音箱營造出了非常好的空間感和氛圍感,聲音綿密、緊張刺激。聲音細節非常豐富,風吹樹葉、金屬撞擊等微弱信號都可以清晰聽到,人聲對白干凈清晰。全景聲測試碟林間飛鳥環繞定位準確,DTSX那個青蛙抓蒼蠅也還原得有模有樣,雖然是5.1.2的反射式全景聲系統,整個三維空間包圍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

  

 

  原本我以為配套的無線低音炮會很弱,沒想到,低音炮除了可以輸出很高的聲壓級,還裹挾著猛烈的低頻輸出,深沉的鼓點聲、槍聲、炮火,沉沉地捶在胸口上,讓人透不過氣。和電視機自帶喇叭相比真的是天差地別,甚至可以和小型衛星影院系統一較高下。

  整體聽感上,感覺高頻有點偏亮,如果能按影院X曲線做適當衰減,大聲壓級下的影院效果應該會更佳。

  當然僅代表個人的聽音感受,像是有些人就喜歡小聲壓下使用,又細化細節比較多,高音通透的感覺,那這個就比較合適,另外聽力損失嚴重的中老年人,可能聽起來也更舒服一些。還有就是低頻下潛還是差點意思,規模感有余,深沉感不足,還有體感方面,難以達到搖沙發、抖褲腿那種震撼力。

  當然,那樣的話鄰居就會來砸門了,還有價格,能達到這種效果的低音炮,一只的起步價就已經超過飛利浦B8967一整套了。

  五、總結

  飛利浦B8967的用料不可謂不好,但是我覺得好聽主要還是得益于飛利浦工程師對它的聲音調校和DSP處理,包括飛利浦獨家的Ambisound回音環繞技術,明顯是揚長避短,極盡可能挖掘硬件潛力,與某美國品牌的衛星音箱有異曲同工之妙。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,我看電視時候已經習慣了有飛利浦B8967渾厚、飽滿的聲音,好像連《新聞聯播》都變得好聽了。

  

 

  回到最初的問題,它夠不夠精致美觀、安裝簡單,能不能擔得起客廳影院音響系統的重任?我覺得飛利浦B8967基本符合要求,簡單玩玩完全沒問題,實屬預算不多,又追求設計感的輕度影音愛好者的福音。四千左右的價位,基本只夠買一臺最低端的合并功放,可以把整套飛利浦回音壁抱回家,還要啥自行車?